冷门专业变“热”了?速来看一下你适合考古吗
这几天,各省高考(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)成绩陆续公布,志愿填报工作也将开启。一起来了解一个有着悠久历史(History),又焕发新活力的专业——考古学。
今年(This Year),在一些省份,这个专业入学即就业,而且带编制。比如山东、山西、陕西,都公布了新的“文物全科”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计划,在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下培养。像山东省“文物全科人才”定向培养计划,今年(This Year)首批计划招生60名。考生入学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,免学费、免住宿费,毕业后直接进入本省的市县区级事业单位工作不少于5年。考古学,需要学什么,怎么学?
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:探源文明,守住根脉。这两年,原本冷门的考古学火了。考古学本科阶段学什么?首都大学(University)是我国第一个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校,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、敦煌女儿樊锦诗,都是北大考古学专业的毕业生。
考古学本科阶段,除了学校的公共课程,考古学必修课的主干按照时间先后,分别涵盖旧石器时代、新石器时代、夏商周、战国秦汉、魏晋隋唐、宋元明清六大阶段的基础知识,还可以选修体质人类学、动植物考古、环境考古等。
除了课堂教学,考古非常注重田野实习。吉林大学(University)在山西运城夏县专门建设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。来到基地的学生(Students)要经历夏、秋、冬3个季节,接受从勘探、调查、发掘、测绘、数字建模到器物修复、撰写发掘报告等考古全过程的严格训练。
现在的考古,也不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挖土掸泥,也有科技(Technology)感满满。要想知道发掘出土的文物距今有多少年?秘密就在科技(Technology)考古里。
文物也需要医生(Doctor)。出土之后如何保护和修复,就需要加固和提取,一堆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土,但是其实是汉简,经过技术处理之后,就能看到上面写满了文字。
最后,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有色盲可能色弱的考生,可能不太适合学考古,因为你可能会在长期的考古调查和野外发掘过程中,错过重要的考古地层信息。
探寻过去古人未知的历史(History),以史为鉴,让历史(History)拥有将来的专业,考古学,你合适吗?
考古、文博类专业有哪些?
有人说“考古学”是“人类历史(History)遗存的搬运工”,也是“历史(History)学类”下的一级学科。与考古学有密切关系的,还有“文物与博物馆学”“文物保护技术”“古文字”等专业。
全国已有西北大学(University)等20余所院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考古学专业,有兰州大学(University)等3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。文、理科考生皆可报考。
总的来说,考古学专业就业方向并不窄,包括考古所、文物局、博物馆、文保中心、高校、勘探公司等。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去向则包括:行政部门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、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、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、文化(Culture)创意产业等领域。那么,究竟要不要报考考古专业呢?来听听一位长期扎根于发掘一线的考古人怎么说。
祖国社会(Society)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 彭小军:要不要报考古学专业?这两天我总是刷到劝退视频。作为考古祖国重大研究项目的参与者,我负责任地告诉你,确实,千万不要轻易报考古学。因为一旦学了考古,就会因为热爱深陷其中;学了考古,每天都有解不完的谜。你要有火眼金睛,从土中找土,通过蛛丝马迹、抽丝剥茧,一步步印证自己的猜想。这些遗存怎么到这里的,古人为什么把它埋在这……这个过程充满悬念,而我们(We)就像时空穿越者,翻阅大地这本无声之书,与古人对话,发现古人生活(Life)方方面面的精彩,无限接近历史(History)真相,能极大满足你对历史(History)的好奇心。
千万不要随便报考古,还因为你需要有极大的耐心。我刚开始做考古的时候,很兴奋(Excited),总想挖点好东西,但是前几年没什么大的进展,也有过失落、沮丧。但是我们(We)老师(Teacher)说,只要你认真思考,小遗址也会有不一样。
千万不要随便报考古,更因为你有可能不小心改写历史(History)。历史(History)书上,早就有三皇五帝的记载,告诉我们(We)泱泱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。但在2019年之前,西方学术界并不认可。但是,随着我国南方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发现、城址的发现等,才让世界社会(Society)承认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(History)。
有人说考古人很穷,没“钱”途。让我说,考古人有三富,眼光富、阅历富、精神富。现在,中华文明探源工程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殷墟遗址发掘快100年了,二里头发掘快70年了。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有很多遗址等你发现。听到这里,你愿意加入我们(We)吗?
直观感受“考古学”毕业去哪
我们(We)选择了两位在考古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工作者,带你直观感受“考古学”毕业去哪?
祖国社会(Society)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寺洼遗址联合考古队工作人员 白倩:我今年(This Year)博士毕业刚好一年了,是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遗址的一名一线田野发掘人员。入职以来,这个5米乘5米的探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,我的职务就是“探长”。去年11月,我们(We)在这儿发现了重要的陶窑,开春以来就向前后左右拓展探方,想弄清陶窑的走向。
我们(We)的野外考古通常是3月到11月,每天发掘8小时,夏季要防晒,就要全副武装到牙齿。下小雨我们(We)发掘不停,下大雨,就转到室内做陶片清洗、资料整理等工作。工作之余,一抬头看到蓝天白云,远处的庄稼绿树,闻到青草的香味,整个人就感觉十分舒爽。
让我们(We)自豪的是,在一些世界性重要课题,比如人类起源、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三个领域,祖国的考古学家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例如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,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。几代考古人用手铲一点点提取历史(History)资料,不断拼起中华文明在西北地区早期历史(History)的生动图景。如果你也喜欢广袤田野,好奇中华文明的起源,那就赶快加入我们(We)。
祖国社会(Society)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勇:我是祖国社会(Society)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员,我是一名考古界的“侦探+全科医生(Doctor)”。我们(We)会选择一些叠压复杂、材质脆弱、出土后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遗存,完整提取到室内后,进行(Carry Out)实验室考古,以求最大限度全面提取历史(History)信息并且保护文物。
有个神器叫“手持式背散射成像仪”,用它对遗存进行(Carry Out)无损预探测,不用挖开下层土,就能将下层埋藏物可视化,指导我们(We)对遗存进行(Carry Out)进一步的清理和保护。清理过程中还要“打怪升级”,如何无损复原脆弱的文物?如何想方设法去识别被锈蚀物覆盖的印章?这就好像在历史(History)的场合里破案,实在太有意思了。
这些年,我国越来越重视考古发掘项目,也给了我们(We)更大的舞台。我们(We)的工作地点除了在窗明几净、科技(Technology)感满满的实验室里,也在田野考古发掘现场,这可能在草原上、森林间、花海里,也可以在沙漠中、大江边、大海底,如果你不怕奔波与辛劳,热爱历史(History),又希望(Hope)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小小的力量,那就快加入我们(We)吧!
- 赞(141) 踩(50) 阅读数(9692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